close

圖片及文字參考來源:金門國家公園

1949年之後,金門居民歷經了近50年的戰地生活,尤其以1958年8月23日(民國47年8月23日)的八二三砲戰最為人知,在這為期44天的砲戰中共有近47萬5千發的砲彈從天而降......軍事管制期間,軍民們鑿坑道、建碉堡....各種防禦工事直到1992年軍事管制解除後才開始邁入發展觀光產業....

 

我們這次走訪了翟山坑道、成功坑道、瓊林坑道、馬山觀測站、將軍堡、勇士堡以及莒光樓、太武山。

 

前人們耗時三年才完成的翟山坑道值得一訪

翟山坑道的功用為戰時運補物資。

配合海水的漲退潮藉由小艇運補物資進來,坑道內有碼頭可停靠小艇。

現在的坑道已不復見當時的肅殺氣氛取而代之的是悠悠樂聲....

坑道內的花崗岩壁有如天然音箱,金門國家公園在坑道內辦理音樂節活動賦予坑道新生命,吸引更多人前來造訪。

 

 

而位於海邊旁的成功坑道是這趟旅程下來感覺最原始的坑道

 

隱身在石塊下的坑道

 

坑道外是一片美麗的沙灘,曾經的緊張戰事現在已蛻變成夏季時民眾在沙灘上挖文蛤的活動場所^^

 

走訪金門各處國家公園景點都不需要門票,唯獨隱身瓊林里辦公室內的瓊林戰鬥坑道收費10元。

 

在戰時,居民們為了躲避砲彈,需要從住家繞過彎曲小巷跑到防空洞,於是很多人在住處附近開始挖坑道,一開始先挖個洞將就躲著,洞口再放個遮蔽物擋著以避免被砲彈碎片或房子倒塌時的磚瓦砸到,躲著躲著就開始挖地道....

 

 

狹小的坑道只能一人通過

 

坑道內有很多支線通往村內民家或是機槍堡

 

作為防禦用途的射口

 

戰時的編組表,果然是全民皆兵...

 

精神標語

因應地形需要,碉堡下層是掩蔽部,上層則作為戰鬥用。

 

在金門處處是坑道

 

坑道口的守護神 風獅爺

 

隨處可見的精神標語更是戰地特色

 

坑道的產生就是以『保存戰力於地下,發揚火力於地上』為戰術目標。

而整個金門遍佈的坑道則見證了當時的烽火歲月......

 

 

 

arrow
arrow

    莎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